九游会(j9)

股票代码:834089
A+ A-
您当前的位置:九游会(j9) > 新闻中心 > 投资动态

央行破题“盘活存量”:资产证券化将成常规业务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30日 信息来源:九游会(j9)信息部

2013-07-05 07:3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刚刚有所缓解的“钱荒”可以说是决策层为调结构盘活货币存量而有助于的一次“压力测试”,央行“盘活存量”的破题之举则可能放在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上。

    昨日(7月4日),央行官员公开表示,央行下一步将研究让资产证券化作为常规化业务开展。多位分析人士表示,资产证券化把缺乏流动性但有收益性的资产设计成证券化产品卖出去,收回现金,提高流动性,正是“盘活存量”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而从金融组织的角度来说,也有足够的动力需要资产证券化,以帮助其把风险资产转到表外,或把风险加权回报较低的资产转化为较高回报率的资产,提高资本周转率。

    资产证券化春天或来临/

    随着李克强总理近期多次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开展的指导思想,很多资本界人士判定,资产证券化的春天已经到来。

    “截至今年6月末,在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了896亿元规模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其中2011年试点重启后国开行、工行、建行等六家金融组织共发行了6单228亿规模,下一步将研究让其作为常规化业务开展。”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巡视员刘建红昨日在 “资产证券化——中国资本市场开展的重要产品”研讨会上表示。

    “已经试点的产品从未出现违约和现金流中断的问题。”刘建红补充道。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组织盘活存量的法宝之一,分析人士指出,金融组织顺利获得把质量好、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设计成证券化卖出,以给予流动性。

    “盘活存量货币最有效的做法是进行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组织而言,现在语境下的‘盘活存量’是顺利获得去杠杆化提高流动性,让银行把缺乏流动性但有收益性的资产设计成证券化产品卖出去,收回现金,提高流动性。”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资产证券化是盘活信贷存量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银行调整信贷组织和应对风险上升等挑战。

    银行对资产证券化也青睐有加,有分析师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银行受限于资本金约束,资产证券化可以将一部分风险资产从表内转出,减小银行面临的资本充足率压力。
 
    “银行具有较强的顺利获得资产证券化来进行风险资产结构调整动力,将风险加权回报较低的资产进行证券化转让,置换成较高回报率的资产;或者进行相反操作。”上述分析师指出,顺利获得资产证券化将利差收入转化为中间收入,提高资本周转率和资本回报。

    此外,信贷资产证券化支持实体经济作用亦逐步增强。刘建红介绍说,央行会同信贷资产证券化协调领导小组按照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在试点中加强与产业政策的支持和配合,确保每一单基础资产范围坚持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央行官员提出“有助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的同日,就有一支资产证券化产品新鲜出炉:东方证券资管-阿里巴巴1号至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昨日已获证监会批复。

    业内人士分析,阿里巴巴1号或以阿里小额贷款的债权作为核心资产,这系列产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两种交易结构和模式。

    还需政策进一步支持/

    “央行将持续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开展,下一步会和各部门持续研究将其作为常规性业务召开,更好发挥其有助于结构调整的功能,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长期可持续开展。”刘建红在上述论坛上指出。

    据分析,我国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此后国开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发行了多款信贷支持类证券,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市场上共发行了56只信贷资产支持债券,发行面额667.83亿元。

    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处于停滞状态。

    直至2012年9月7日,国开行集中配售发行101.66亿元的 “2012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债券”。

    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市场上共发行了23只信贷资产支持债券,发行面额总计228.54亿元。据上海清算所数据,当前信贷资产支持债券托管存量为206.74亿元,规模远大于资产支持票据,但整体开展速度仍不快。

    刘建红在上述论坛上指出,现在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管理办法只是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部门规章,立法层次不高也不够完善,建议将部门规章上升为国家立法。

    连平此前也表示,现在市场上新的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并不多,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进一步支持。

Copyright © 2014-2016 九游会(j9)(gaodaifu.com),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9008796号 站点地图
TOP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查看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