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编办拟调整部委职能 PE/VC监管划归证监会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30日
信息来源:九游会(j9)信息部
分享到:
2013年05月28日 07:25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黄兆隆
私募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PE/VC)组织开拓公募基金业务为时不远。
证券时报记者日前独家获悉,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计划调整部委职能,拟将PE/VC的监管职能划并至证监会。这意味着PE/VC将从以往的多头监管变更为单一监管,从而为PE/VC召开公募业务扫清监管障碍。
至此,资产管理行业将形成券商资产管理、公募基金、PE/VC、证券私募基金、期货资管等多类组织共同竞争的局面。
清除监管壁垒
针对此次调整,有关人士表示,随着新基金法生效,资产管理行业将迎来重大开展机遇,相应监管措施也将随之进行调整。
“中编办正在和我们商谈,但我们暂时不会接手监管全部PE/VC,而是先行接手监管一些相对大型的组织。”相关人士称。
今年2月,证监会发文明确符合规定的PE/VC投资组织可以召开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但PE/VC等组织主要由发改委监管,在召开公募基金业务方面受到较大限制,此次调整可为此清除监管壁垒。与之对应的是,有助于PE/VC备案制的原发改委财政金融司金融处处长刘健钧已调入证监会基金部。
“大资管模式这个开展方向已经很明确,PE/VC组织也可以借助公募基金业务衍生产业链,打通一二级市场业务。”深圳某大型国有创投组织总经理说。
现在PE/VC组织参与证券资产管理主要是顺利获得所投企业首发上市(IPO)退出以及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来实现,参与渠道较为有限,对二级市场影响也较小。
清科研究中心近期一项调查显示,近四成PE/VC组织对二级市场有兴趣,并且有意愿参与公募基金业务。
“如今IPO进程放缓,行业也面临洗牌,公募基金业务恰恰能为PE/VC给予退路。”中科招商相关负责人说。
PE/VC面临分化
以发达市场为例,大量PE/VC组织为多元化的综合资产管理公司,但其委托形式大多属于私募市场,不过,这一情况在国内将有所不同。
“国内A股市场与海外市场有诸多不同特征,国内民间PE/VC组织大多是借助上一波牛市出现的,其短期逐利性较海外组织更明显。如果开放公募业务,项目积累较多的大型组织或许不会在短期内召开公募业务,但大量的中小型组织将面临转型压力。”深创投相关负责人称。
清科研究中心5月初发布的一项统计显示,已有29家PE/VC组织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资产管理规模超20亿元的组织有10家,这意味着如果上述组织愿意召开公募基金业务将为A股市场带来庞大的增量资金。
“放开公募业务,肯定会使这些组织的资产管理规模扩大,但全部组织都召开公募业务是不可能的,肯定会面临分化。”上海证监局相关人士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部分PE/VC组织或许将会形成一二级市场业务并重的模式,部分组织则继续深耕一级市场以及并购市场。
但可以确定的是,PE/VC组织并没有公募业务经验,也缺乏专业团队。对其而言,今年将是准备阶段,所以短期内不会对A股造成冲击。